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互动等特色活动,为特殊儿童群体送去春日温暖。这场延续了十九载的“春日之约”,见证着从工学院到机电院的爱心接力,构建起爱心与人文交织的志愿服务新模式。
【跨越时空的爱心传承】
自2006年首次牵手阳光中心,机电学子用十九载光阴书写当代雷锋故事。2021年,学院创新推出“12345”阳光服务工程,以系统化、长期化的志愿服务模式深化合作,并于同年正式挂牌成立志愿服务示范基地。从最初的文艺汇演到如今的心理辅导、物资捐赠,志愿者们始终以平行视角与特殊儿童对话——他们俯身为轮椅上的孩子系鞋带、蹲身指导折纸绘画等,在每一次目光齐平的交流中搭建起心桥通衢。
【岁月不改的守护承诺】
此次活动,志愿者服务队一如既往的带去了近期收集的暖心物资和义卖资金。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张玉主任感慨道:“十九年间,孩子们从幼童成长为青年,而农大志愿者的身影始终如约而至。”那些定格在影像中的画面,构成了跨越时空的温暖镜像。
【育人理念的时代诠释】
这场持续十九载的爱心长跑,既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的生动实践,更是学校、学院育人理念的具象表达。当志愿者们共同设计活动教具时、当机器人舞蹈与特殊儿童的笑颜同频共振时,雷锋精神已内化为代际传承的精神密码。正如湘江碧水年复一年润泽星城,这份用爱心传递温度、以坚守诠释担当的青春誓言,正在新时代孕育出更加绚丽的文明之花。
点击下载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