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学毕业去过广播站、无线电厂、微波站、农机长,在工厂的9年锻炼历程,是我人生最宝贵的经历......"9月1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机械化专家罗锡文以“牢记初心使命,矢志农机创新”为主题,为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2025级750名新生带来“开学第一课”。湖南农业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谢方平主持,学院全体院领导、系主任、新生班主任、辅导员和2025级全体新生参加讲座。
罗锡文院士从“我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这一问题切入,深情回顾自己从大学毕业后的基层经历,并坦言:“初心是把农民从繁重的劳作中解放出来,使命是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他扎根三农、服务农业的坚定信念。
他提到童年时目睹农民手工耙田、插秧的艰辛,便萌生了“用机器代替人力”的想法。这也成为他毕生致力于农机研究的起点。多年来,他聚焦水稻“耕、种、管、收”全环节,带领团队研制出适用于丘陵地区的小型旋耕机、提高作业精度的高速直播机等多项创新成果。他强调,“农机科研一定要贴近土地、回应农民需求”,并坚持每年深入农村一线,推广技术、培训机手、收集反馈,真正做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在育人方面,罗锡文院士注重理论与实践融合,课堂讲解机械原理,课外带领学生参观展会、下田实操。他希望通过真实的生产场景,让学生理解农机的价值,培养懂技术、懂农业的“新农人”。
讲座最后,他寄语新生:要以“深耕”的毅力突破“卡脖子”技术,以“破土”的勇气开拓智能农机新境界,永葆“为农民做实事”的热忱,以科技创新助力农业强国建设。
点击下载文件: |